本區歷史

沙田區童軍運動發展史

沙田區於60年代己有童軍活動,並曾於區內成立多團童軍,但基於種種客觀因素,到70年代,碩果僅存的就只有聖母無玷聖心學校所主辦的童軍團 (即現今沙田西第一旅)。

到70年代,政府計劃發展沙田為三個新市鎭之一,預計沙田區青少年人口將大量增加,為提供有益的活動和訓練予這群未來的主人翁,沙田鄉事委員會藍炳生副主席遂召集區內熱心童軍的人士,於1974年7月組成沙田童軍會籌備委員會,為沙田區25年的童軍運動奠下基石。

籌備委員會成立後,隨即召開多次會議,以確定拓展程序及步驟。首先於1974年10月組成新界第八旅見習領袖旅,招募男女領袖達60餘人,由後來的首任區總監蔡家倫先生負責訓練,訓練工作於翌年5月完成,而各領袖亦到各校協助童軍團的組織及訓練工作。

經過一年多籌劃,沙田區於1975年5月正式成立,由現任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太平紳士出任會長,而主席及區總監則分別由藍炳生先生及蔡家倫先生出任。而同一時間,在第八旅見習領袖旅副主席王挺校長的大力協助下,於區內亦組織多個旅團,包括沙田公立學校、文正公立學校、大圍公立學校、排頭公立學校、沙田信義學校。連同原有童軍團的聖心學校,區會成立之初,共有6個旅團,合共超過200名成員。

1977年,蔡家倫總監功成身退,由當時副區總監林殿麟先生接任區總監一職。林總監接任後,秉承前任區總監的發展方針,奠定了日後的發展基礎。

1979年,沙田區已擴展至19個旅團,接受童軍訓練的亦逾千人。為配合區務發展,須籌建一永久會址,作聯絡,辦公及集會之用。新區會於1979年6月17日於瀝源村貴和樓揭幕啟用。

沙田童軍運動,一直得到社會各界支持,加上各領袖的努力,多年來一直有理想的增長。總會及地域同人高譫遠矚,早於1985年末,已委任劉海先生(當時沙田區助理區總監-幼童軍)為新界地域總部總監(拓展),專責沙田區日後擴展為兩區的工作。(當時地域部署先擴展屯門區和荃灣區,然後為沙田區)。於1996年沙田區旅團數目達到100個,為加強對旅團的支援,復得陳偉會長及各區務委員的支持,於同年擴展為沙田東區及沙田西區。

「新界東地域擴展區會計劃」於2003年4月1日完成。區界重新劃定,成立沙田東、南、西、北四區。

沙田北區童軍運動的發展

沙田是新界東部一個極具規模的現代化新巿鎮,人口達六十萬。自從一九七九年起,政府大力發展馬鞍山,成為沙田新市鎮的擴展部分,發展更是一日千里。馬鞍山位處沙田的東北面,近望吐露港,遠眺大帽山,風景秀麗。隨著馬鞍山的急速發展,社區面貌出現了明顯的轉變。由昔日一個古樸的山海小村已發展成設施齊備的新巿鎮,人口超過十八萬。現時區內高樓林立,交通四通八達,隨著馬鞍山鐵路於二零零四年底竣工,馬鞍山的交通可望更加發達,社區發展更為蓬勃。與昔日的面貌迥然不同。

香港童軍總會新界東地域鑑於整個新界東部的新市鎮發展開展了新界東地域擴展區會計劃,並於二零零三年四月一日成立了香港童軍總會沙田北區,沙田北區位於沙田東北隅的馬鞍山新市鎮。

沙田北區草創之初幸得資深助理領袖訓練主任黃江啟總監領導與無私奉獻,於短短三年間馬鞍山童軍運動有長足的發展。